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1电视剧《青山不墨》完整的展现了从建国初期的伐木工人到如今的绿水青山的建设者三代的故事,剧中的红松母林饱经沧桑在一代又一代的林业守护者的保护下焕发生机,正如主人公马永祥一样,经历了由伐林到护林,由包产承包到绿水青山建设的转变,其儿子孙女也都成了大青山忠实的守护者。这就像我小时候写的一篇文章《松树的故事》,一颗小松树历经磨难,不断成长,最后成了护佑大青山的参天大树。
我是70后的,文革没经历过,腐败与反腐败经历过,在电视剧里,没有描写的是灰色地带的人物的命运。而这样的人并不少,他们不是象马永祥和马保峰一样纯净高尚的人,他们也不是腐败,而是对改革开放有贡献,他们知道对错却又随波逐流,我就碰到两家人,都是这种情况,而我身在其中。
先说我家,父母都是工人农民出身,父亲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可以说白手起家,从报社记者到农垦部门局长再到证监会领导,可以说一直在风口浪尖。直到1998年因牵扯受贿案受到查处,受贿一万元,后地方一把手说话,说他为地方引进资金,功不可没,放了他一马,他在监狱呆了3个月,50岁就失业了。这就是我说的灰色地带。原来在我心目中,父亲就是马保峰一样的人,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大青山的护佑,这是为什么呢?人很复杂,我知道当初爸爸不愿收这一万元,可是不收的话,他就要受排挤,位子就没了。但让他下台的势力我也见识过,是比他更狠更贪的高官,那是一股风潮。我当时给自己的解释是,林则徐硝烟,地方官员没有不贪的,他从中排出顺序,对烟瘾较轻的予以任用,烟瘾较重的撤职查办。而当时的情况是搞反了,撤了这批有点瑕疵的老领导,腐败更加肆无忌惮。我和姐姐都失业了,我还在不断的找工作,不断的碰壁,过去的朋友同学都远离了我,但金融界还是有人在支持我,当时我自认为还算是清流,为了参与进来,我把自己赚到的工资都换成工艺品,转送给领导,在金融界工作六年,自认为没做过一件对不住良心的事。但是我还是精神分裂了,35岁失业,38岁结婚,6年后离婚,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年我一直在反省,我和所有失业的人一样责备父母,除了钱你们给了我什么?除了钱我有什么?你们还是放弃不了权跟钱,自从你们信奉权跟钱,你们就失去了对子女的爱。我姐姐离婚后分到一笔财产,她不再和我们来往,抛弃了我们,原因是老的老病的病。她自己也是一身病,她觉得朋友比我们对她好,就离开我们了,这个家早就给不出爱了。对于我的责问,父母的回答是没有钱你更惨,钱是他们控制我的工具,这个家总是控制赢过爱,就像过去邪不胜正一样。我逐渐在摆脱钱对我的控制,钱是好东西,也是一切罪恶之源。我的病时好时坏,只有我还在反省,我想找出病因。世人说,至清则无鱼。但做不到纯粹的清官,也同样是害人害己害后代,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道吧,为什么人渴求成道,因为事实证明,失道的结果就是很惨,差一点也不行。我读《道德经》、《易经》,从这些天书里寻求解药,这就是我活下去的动力。我吃得是不干净的饭,这是因,可能这就是悲剧命运的原因。一切从此法界流,一切流入此法界。我不知道人有没有来生,也不知道是否要为一个无染的来生做准备,或是见性是否会通往来生。但我知道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来得时候清清白白,走的时候也要清清白白。
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2林业人看电视剧《青山不墨》,人熟,景熟,事熟,不知不觉人与剧就融到了一起。
电视剧来源于生活,人物活灵活现,在我们身边很能找到原型。
林业局老郑局长鞠躬尽瘁,目光远大;林场魏书记脚踏实地,与工人群众血肉相连;知识分子的代表华青更是为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呕心沥血,不遗余力;特别是工人劳模马永祥身体力行,身在当下,立足长远,为守护大青山,贡献了一名老工人的全部。
对号入座,这些主人公就在我们身边。
电视剧《青山不墨》内容丰富紧凑,引人入胜,令人越看越想看,欲罢不能……
尤其是第九集华青一出场,人们就认出她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形象纯朴优美,坚定执着,敢讲真话,不奉承,实事求是,敢叫真儿!敢大胆创新改革……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为了森林永续,甘愿牺牲一切……可亲!可敬!
期待还有续篇,传承这高超的人生境界!
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3电视剧《青山不墨》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剧本以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的英雄事迹为题材,艺术再现了林区创业、转型和发展三部曲,用鲜血和生命书写感人故事,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永续利用”的多彩画卷。
《青山不墨》是一部感人的绿色影视,点燃了我对林业工作的热情。看到了电视剧中马永顺、孙海军的原型和事迹,看到了林业资源利用的蓬勃发展,看到了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的转变,看到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看到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营林制度的改革。多年的林业工作经历,让我与它同眠,与它欢笑,与它相守。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我们要以老一辈林区人为榜样,守护林区,奋勇前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伊春日报、林城晚报、伊春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就经常报道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等林业英雄的先进事迹。早年,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经常关注他们的感人事迹,对他们毅然扎根林区,深深扎根于这片黑土地,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人生的高尚品质、大爱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
我们年轻一代人深刻领会老一辈森林建设者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忠诚奉献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努力工作,不断磨砺自己,增强本领,成为建设林区、守护绿水青山的忠诚力量。
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4这部剧是以马永祥全国劳动模范、郑毅林业局局长、魏建中书记、华青大学生等人物为主人公,演绎了在那个贫穷落后,快马加鞭,多快好省地建设祖国的年代,小兴安岭自然保护区的职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亲属们敢于应对三年洪涝灾害的极大生存挑战,完成了由初始方法砍树到专业化木料生产制造的历史时间变化。在思想大解放、胆子大提升的改革创新阶段,马永顺、魏建中、华青、马宝峰、林绍涵等,他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大胆创出了一条自然保护区发展趋势的新出路。在与超采、滥砍盗伐、毁林开垦状况的抗争中,完成了由伐树到森防育林的里程碑式变化,变成维护自然资源的新一代林业职工。半个世纪瞬息万变,小兴安岭的开采发展,三代林果业人如烈火涅磐,在那里有多少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又埋葬了多少英烈模范人物的尸骨。朱兴武,郑局长他们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看剧情我特别感动,他们她们在那里不仅仅是辛苦劳作,斗天 ……此处隐藏930个字……,担任营林技术员,为了恢复更新,种云杉、种红松,也种希望;种汗水、种辛劳、也种高尚,种出了满山翠绿,也种出了白发苍苍。和他从事一样工作的林业工人很多很多,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求回报。老一辈林业工人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深爱的祖国,他们种出了绿水青山,一地春光,也种出了千秋绿色,万代屏障,种出了塞北林城、林都“宜”春。
一代又一代的林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他们心怀梦想,崇尚劳动,脚踏实地回报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这片黑土地上谱写多姿多彩的人生乐章,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发展的基石、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最美劳动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观看《青山不墨》让你感觉到伊春的自然生态之美,让你置身于大森林,深刻感受到松枝挽着松枝,荡起绿色波浪,大地和小溪弹奏着和弦,青山与绿水环抱的生态之美。
青山不墨百木天,丹青碧水览林都。红松故乡、林都伊春、生态之城、康养之地、宜居宜游,捧一捧绿色醉你,在线上线下等你!
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6央视一套热播的生态主题电视剧《青山不墨》,以恢宏磅礴的林区画面,满腔的`激情和巨大的历史纵深感,展现了新中国林业战线广大职工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支援国家建设、改革开放、生态保护、转型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剧中的历史人物原型张子良、马永顺、孙海军等艺术形象表现出老一辈林业人艰苦创业、勇于革新、一身正气、密切联系群众、保护生态等精神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我,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和发扬。
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可贵精神。剧中人物马永祥是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人的典型代表。他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创造了木材产量奇迹。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一线急需的木材,他带领工友们冬战严寒,夏冒酷暑,克服了生产条件和作业条件恶劣,每天起早贪黑,不断提高木材产量。在一个采伐期,他自己就伐木1000立方米。他靠弯把子锯一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并创造了日产22。5立方米木材的奇迹,成为全国林区手工伐木产量之最。
马永祥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伊春林区第二代林业工人,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经工作过的红星林业局霍吉河林场生产集材司机张凯俊,他创造过一个冬季木材生产季节单车集材10000立方米的记录。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冬季,他带领901工队每天5点出发,全场8个工组他们是第一个到达山场作业。他工作期间,工友们从来没看着他有休息的时候。中午,他下了集材车简单吃完带的饭,就开始检查车辆,维修保养,使得他的集材车辆每天保持最佳运行状态。随后就登车上山,开始投入集材。傍晚,他们工组是最后一个收工。为了抢抓生产任务,他有时住在山场上。他不怕困难,艰苦奋战,他们工组的产量每月都是全林业局最高产量,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在他的身上,让我看到老一辈林业工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身影。他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标兵。
剧中人物还体现了积极探索、勇于革新的精神风貌。马永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善于钻研伐木技术,改革劳动工具,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他看到人工“大肚子”锯采伐不便、效率低下,他就把大肚子锯一剁两节,发明了单人手持“弯把子锯”,提高了劳动效率,并在伊春森工各林业局推广开来。他还创造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降低伐根法”等,进一步提高了采伐效率。为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他经过反复摸索,提出了计件工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得到了以魏建中等改革者的积极支持,取得了预期效果。马永祥就是一位不断探索革新的老林业人。
看着剧中的马永祥,使我想到我的父亲。他是一名伊春林区第一代大锯工,一辈子和大锯打交道,不断探索四季锉锯法。他经过反复实践,琢磨出大锯“栽楞钩”锉锯法,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他手里锉过的大锯、弯把子锯,用百姓的话说既快又“透笼”。他每月完成的工作量始终排在大锯工组第一名。他退休之前把锉锯手艺传给了我的弟弟。弟弟在他的指导下技术不断进步,参加过各类林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4年7月,弟弟参加伊春市举办的第一届小兴安岭森林节劳动技能表演大赛,他们组锯手取得了手工造材速度比赛第一名。荣获一等奖。父亲看到弟弟获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他感到他的技术有传承人了。
电视剧贯穿保护生态、永续利用的理念。伊春育林功臣孙海军是电视剧中华青的人物原型之一。孙海军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扎根在林区搞人工造林培育研究。三十年来,他带领职工造林11万亩,植树2000多万棵,成活率达到96%以上,成幼林抚育合格率达到97%以上,采伐迹地更新率达100%,创造了高寒地区育林成功的奇迹。
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未来。“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汲取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仍需勇毅前行。
电视剧青山不墨观后感7近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主旋律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以主题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赢得广泛口碑,收视率攀升。这部年代大剧,以催人奋进的艺术感召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的中国人,奉献了展示中国力量讲述中国故事的精神大餐。宏大主题叙事、重大历史转折、红色基因传承,彰显了百年来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信念。《青山不墨》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以人民的力量筑起生态文明屏障,护佑子孙万代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该片以马永祥、郑毅、魏建中、华青为代表的林区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和家属勇于面对三年自然灾害的巨大生存挑战,完成了由原始方式伐木到机械化木材生产的历史转变。在解放思想、大胆突破的林区改革时期,马永祥、魏建中、华青等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大胆闯出了一条林区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发展与保护的尖锐矛盾也摆到了他们面前。在令人痛彻心扉的林区危困转型时期,林业企业在“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怪圈里挣扎,艰难境况下,马永顺、魏建中、华青等在与超采、滥砍盗伐、毁林开荒现象的斗争完成了由伐树到护林育林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新一代林业工人。
黑龙江自然秉赋得天独厚,从资源大省到生态大省,正是电视剧《青山不墨》所反映的历史阶段。《青山不墨》以为人民立言,为时代讴歌的责任担当,做到了这一点。《青山不墨》所要追溯的历史,所要展示的剧中人正是无私奉献的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人,他们在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拼尽全力支援国家建设。在没有机械工具缺少粮食的困难情况下,发明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安全伐木法,用一线工人的智慧提高产量。又在高产稳产的同时树立起植树造林思想,实现了越采越多永续利用的生态循环。马永祥、郑毅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原型马永顺、张子良。正是这一批新中国奠基人,以三代人的力量守护着大青山,探索出一条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生态的路子,为后世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精神给养,时代呼唤励志之作。《青山不墨》以现实主义创作自觉,传承了这块土地世代吟诵的英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优秀的精神资源,《青山不墨》在新时代引导我们回望历史,敬仰英雄,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油鼓劲。
文档为doc格式